[注:匆匆写就,写完后,又审了一遍题,发现写跑题了,题目要求以《我与故事》为题。好在不是参加高考,可以随便发挥,如果允许的话,我更愿意把题目改成“听儿子讲那过去的故事”。]
“今天淘到好东西了。”父亲一进门就兴冲冲地说,“这个,五块钱。”
父亲爱去旧书摊淘些宝贝,时常拿回来些有用无用的破烂。不过今天拿回来的东西还真不是破烂,这是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的《新英汉词典》,品相不错,有七成新。我翻了一下,是85年版的,原价9块8,最新版的大约卖四五十元,5块还算公道的价格。
“从这本书里你能看出什么故事来吗?”我翻看着词典问父亲。
“难道这本书里面有故事吗?”
我打开扉页,上面签着一个隽秀的女性名字,虽然从墨色看时间有些久远,但从笔迹我能想象出那应该是个年轻的姑娘。
“这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,年轻漂亮,充满理想。”我继续翻着词典,“看得出来她很需要这本书,也很喜欢它,为了得到这本书,大概花费了她当月五分之一的工资。”
我抚摸着书上贴的标签,这是用手写的从A到Z的标签,被精心地贴在书页相应的位置,这样书的主人就可以方便地翻到她想查词的位置。
“书的主人很好学,”我继续说道,“每当遇到生词,她总会把相应的英文释义标上,或许是从另外的英英词典上查到的。”
词典里随处可见同样隽秀的批注,在GOP这个词条旁边写着:=Republican Party。
“她很爱惜这本书,在不小心弄破之后,会用玻璃纸补上。这是个追求完美的人,连补丁都打得那么漂亮。”我平素拙于动手,就连粘个东西也是歪歪扭扭的,对于手巧的人向来佩服。
“后来呢?”父亲问道。
“后来,和所有的女孩一样,她恋爱结婚了,而且有了孩子。”
“你是怎么看出来的?”
我把书翻到“体例说明”的页面上,上面有些不规则的圆珠笔道子。
“这些道子先重后轻,有一个明显的着力点,没有一个成年人会这么划,只能是小孩子用笔乱戳的。”
我脑子里浮现出这样的场景,姑娘在聚精会神地伏案苦读,孩子爬了上来,无聊地拿起一根圆珠笔,翻开字典乱戳,等姑娘发现想责备孩子,却发现孩子举着圆珠笔一脸无辜地笑。
“后来呢?”
“后来,或许是忙于生活工作,或许是忙于相夫教子,这本字典用得越来越少,最终束之高阁了。这也是经过这么多年,它依然能保持七八成新的原因。”
“再后来呢?”
“再后来,不知过了多少年,姑娘(也许称作姑娘不合适了)在搬家的时候发现这些书已经不可能再用到了,而且很占地方,就把它和其他落满灰尘的专业书一起卖给收废品的了。——一本只卖5块钱的词典,收购价只能是论斤称。
“我不知道在卖书之前她会不会最后翻看一下这本书,虽然这本书的内容和她的亲笔批注可能对于她来说已经陌生。——我相信会的,她会在那一瞬间想起从前买书、读书的日子,会想起曾经有过的青春,和理想。”
我转过身去,手里胡乱地忙活着,不想让父亲看到夺眶而出的泪珠。
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“今天淘到好东西了。”父亲一进门就兴冲冲地说,“这个,五块钱。”
父亲爱去旧书摊淘些宝贝,时常拿回来些有用无用的破烂。不过今天拿回来的东西还真不是破烂,这是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的《新英汉词典》,品相不错,有七成新。我翻了一下,是85年版的,原价9块8,最新版的大约卖四五十元,5块还算公道的价格。
“从这本书里你能看出什么故事来吗?”我翻看着词典问父亲。
“难道这本书里面有故事吗?”
我打开扉页,上面签着一个隽秀的女性名字,虽然从墨色看时间有些久远,但从笔迹我能想象出那应该是个年轻的姑娘。
“这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,年轻漂亮,充满理想。”我继续翻着词典,“看得出来她很需要这本书,也很喜欢它,为了得到这本书,大概花费了她当月五分之一的工资。”
我抚摸着书上贴的标签,这是用手写的从A到Z的标签,被精心地贴在书页相应的位置,这样书的主人就可以方便地翻到她想查词的位置。
“书的主人很好学,”我继续说道,“每当遇到生词,她总会把相应的英文释义标上,或许是从另外的英英词典上查到的。”
词典里随处可见同样隽秀的批注,在GOP这个词条旁边写着:=Republican Party。
“她很爱惜这本书,在不小心弄破之后,会用玻璃纸补上。这是个追求完美的人,连补丁都打得那么漂亮。”我平素拙于动手,就连粘个东西也是歪歪扭扭的,对于手巧的人向来佩服。
“后来呢?”父亲问道。
“后来,和所有的女孩一样,她恋爱结婚了,而且有了孩子。”
“你是怎么看出来的?”
我把书翻到“体例说明”的页面上,上面有些不规则的圆珠笔道子。
“这些道子先重后轻,有一个明显的着力点,没有一个成年人会这么划,只能是小孩子用笔乱戳的。”
我脑子里浮现出这样的场景,姑娘在聚精会神地伏案苦读,孩子爬了上来,无聊地拿起一根圆珠笔,翻开字典乱戳,等姑娘发现想责备孩子,却发现孩子举着圆珠笔一脸无辜地笑。
“后来呢?”
“后来,或许是忙于生活工作,或许是忙于相夫教子,这本字典用得越来越少,最终束之高阁了。这也是经过这么多年,它依然能保持七八成新的原因。”
“再后来呢?”
“再后来,不知过了多少年,姑娘(也许称作姑娘不合适了)在搬家的时候发现这些书已经不可能再用到了,而且很占地方,就把它和其他落满灰尘的专业书一起卖给收废品的了。——一本只卖5块钱的词典,收购价只能是论斤称。
“我不知道在卖书之前她会不会最后翻看一下这本书,虽然这本书的内容和她的亲笔批注可能对于她来说已经陌生。——我相信会的,她会在那一瞬间想起从前买书、读书的日子,会想起曾经有过的青春,和理想。”
我转过身去,手里胡乱地忙活着,不想让父亲看到夺眶而出的泪珠。

